日前,90歲高齡的原鷺江職業大學黨委書記高維真教授決定分批捐資50萬元設立“廈門理工學院高維真師德獎教基金”,旨在獎勵學校師德優秀教師(教育工作者)。12月13日下午,廈門理工學院黨委書記林進川帶隊前往高維真教授家中,為其頒發捐贈紀念牌,并送上感謝信,表達學校師生對其慷慨解囊、捐資獎教的由衷感謝和崇高敬意。
根據協議,“師德獎教基金”每兩年評選出“高維真師德獎”5名,獎勵標準每人5000元,旨在鼓勵全校教職工在教書育人方面突出貢獻者,促進全校教師為人師表,積極、認真、勤奮、創新工作,營造良好的教書育人氛圍。50萬元獎教基金將分三次捐出,2021年12月和2022年2月,各捐資人民幣20萬元,到學校50周年校慶之前再追捐10萬元。
一封特殊的“校友來信”:感師恩育英才
“教師是立德樹人的教育工作母機,強教必先強師,強師以德為先”,高維真教授表示,成立師德獎教基金,為的就是要把師德的旗幟高高舉起,讓理工學院天空閃耀著更多“師德之星”。今年教師節前夕,廈門理工學院收到了一封特殊的“校友來信”。滿滿兩頁信紙,筆力勁挺、言辭懇切。90歲高齡的高維真教授以校友之名,滿懷真摯地表達了自愿捐資設立“師德獎教基金”的初衷和設想,就是想鼓勵更多教師以師德內涵為目標,通過言傳身教培養出心存大愛,具有感恩之心、愛民之情,勇于擔當,身懷一技之長,甘愿奉獻,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杰出英才。何為“師德”?高維真教授在信中闡明了自己心目中的師德內涵——“理想信念,堅定為師意志;敬業愛生,嚴謹為師擔當;為人師表,篤行為師風范;淵博學識,精湛為師技能”。這高度凝練的40字,與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新時代“四有”好老師要求高度契合。
高維真教授襁褓喪父、孤兒寡母,生活窮困,年輕時加入中共閩中地下黨組織參加革命,后來成長為一名水文水資源水環境專家教授,參與國家重大工程三峽工程論證工作和廈門筼筜湖污染治理。“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里,我所就讀的安海鑄英小學那些可敬可愛的老師們對學生無疆的愛、對革命的英勇無畏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腦海深處,是他們在我幼小的心里播撒了革命的火種,種下了信仰的大樹。”談起這段波瀾壯闊的人生經歷,高維真教授動情地說,“薪火相傳,我承繼了他們的為師之道,深知教師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教師師德對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塑造培養太重要了!”
結合今年慶祝建黨百年和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高維真教授將自己的革命經歷撰寫成紅色紀實故事《追尋光明的歷程》,分為十個章節在校報上分期連載,用生動的文字、鮮活的記憶帶領師生重溫黨史故事,感悟信仰力量。
在他看來,樹立理想對于青年學子最為重要,“生活不能只圖‘賺錢吃飯’,不能隨波逐流,不能日日蹉跎”,高維真教授寄語青年學生,“要知道自己的生活目標是什么,要成為什么樣的人,做出什么樣的成績,要思考自己能為國家做些什么。”
變“不可能”為“可能”:感黨恩跟黨走
從襁褓喪父、孤兒寡母、缺衣少食,到求學從教、著書立說、生活幸福;從舊社會經歷血雨腥風、白色恐怖,到新中國感受春和景明、國泰民安;從被中風擊倒走上漫長康復之路,到樂觀豁達撰寫自傳和多本文集……在高維真教授的人生歷程中,一件件事情從“不可能”變成了“可能”,而在他和妻子鄭靜斐老師看來,這一切,都要“感謝共產黨的培養教導,感恩人民給予美好生活”。
其實,在此次設立“師德獎教基金”之前,高維真教授夫婦就已經有過多次善舉:在80歲生日之際,他和妻子向市教育基金會捐資20萬元,資助考入大學的貧困高中畢業生;一起到市紅十字會簽訂捐獻眼角膜協議,希望在身后為他人帶去光明和希望……不久前,高維真教授夫婦還向所在單位黨委各多交納黨費10萬元,兩人合計20萬元。他們并非大富人家,所有的捐獻資金都來自于勤儉樸素、日積月累,來自于“積銖累寸,集腋成裘”,來自于大愛情懷、赤子之心。一次次的捐贈,對高維真教授來說,也正是把“不可能”變成了“可能”。
2011年以來,高維真教授先后出版了20萬字自傳《八十人生浪花——憶昔集》、15.8萬字散文隨筆《綠樹情韻》。他表示,接下來還想寫一本《善言善行 感恩奉獻》,還想創造更多的“可能”。“像綠樹樣,活成一棵風情萬種的常青樹;風雨來襲,枝干迎風堅韌挺拔;冰凍霜寒,依然堅守腳下土地/像綠樹樣,活成一棵造福奉獻人類的樹;站著,一樹綠蔭遮擋驕陽;躺下,一柱身軀堪做棟梁……”正如高維真教授的散文詩所寫,他希望自己“像綠樹樣活著”,堅韌、奉獻、幸福。
“這是一筆特別有意義的捐款,我們將把每一分錢都花好用好,不負期待,不負重托。”廈門理工學院黨委書記林進川表示,當前全校上下正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持續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高維真教授的赤誠奉獻、高風亮節是學校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和師德師風建設的鮮活教材,全校教職員工將始終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在“十四五”規劃新征程中,以更強的擔當、更大的作為,加快建設國內一流高水平應用技術大學,努力培養一批批、一代代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李曉玲)
廈門理工學院黨委書記林進川到家中看望高維真教授,表達學校師生對其慷慨解囊、捐資獎教的由衷感謝和崇高敬意。
[編輯: wu]
免責聲明:
快報網轉載的內容,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稿件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快報網無關,您若對該稿件有疑議,請與我們聯系。
下一篇:邊警的夜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