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土壤、水分為人類的生命提供必須的保障,然而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程,這三樣東西不再清潔,導致各類疾病頻發,各級醫院人滿為患,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普遍存在,使我國人民的生命健康受到威脅。
走進水源地淅川
淅川縣位于河南省西南邊陲,豫、鄂、陜三省交界的黃金地帶,因淅水縱貫境內形成百里沖積平川而得名。是國家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地、國家一級水源保護區、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中國重要的濕地保護區,文化厚重、生態宜居、魅力無限。
淅川區位優越、天藍水碧。懷抱亞洲最大的人工淡水湖——丹江口水庫,守著北京的“大水缸”、握著千里長渠的“水龍頭”。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正式通水。長渠貫通南北,潤澤萬千百姓,一泓清水從淅川汩汩北上,滋潤廣闊的華北平原,沿線6000萬人直接喝上水質優良的丹江水。問渠哪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受水質保護的剛性要求,淅川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寫好生態文明建設這篇大文章,讓“綠水青山變金山銀山”。創新多元融資、合同造林、專業隊造林、市場化造林等機制,加快荒山綠化步伐,筑起清水北送的綠色屏障;出臺扶持政策,從基地建設、生產設施、信貸支持、資金扶持等方面,大力推進軟籽石榴、黃金梨、杏李、大櫻桃、獼猴桃、薄殼核桃等高效生態產業發展;緊抓丹江5A旅游景區開發機遇,實施“旅游興縣”戰略,以環湖綠色長廊為依托,修建環庫公路,打造集養生休閑、觀光游憩等環庫旅游長廊,讓好風景變好錢景。
習主席心系人民身體健康,親臨淅川水源地
初夏臨近,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淅川縣,先后考察了陶岔渠首樞紐工程、丹江口水庫和九重鎮鄒莊村,聽取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建設管理運行和水源地生態保護等情況介紹,了解南水北調移民安置、發展特色產業、促進移民增收等情況。
習主席在渠首考察期間強調水源地的環境一定要保。
習主席到施用源科生物生產的“渠首神”功能性肥料的麥田了解夏糧生產和糧食安全情況,病蟲害防治情況。
習主席到施用源科生物生產的“渠首神”功能性肥料的獼猴桃生態園了解果園情況。
源科生物,保護水源地,創建“渠首神”品牌
南水北調,千秋偉業,工程浩大,舉世矚目,為讓首都人民喝上安全水、放心水,源科生物一直在不懈努力。淅川縣源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4月,位于南水北調水源地淅川縣毛堂鄉白樹生態(工業園 ),是集研發、生產、銷售功能型有機肥、功能農業開發為一體的“省重點龍頭企業 ”、省配方施肥推廣試點企業 、高新技術企業。為了預防水源地庫區水質被農業生產當中的農藥化肥面源污染,保護丹江水,保證一庫清水永續北上,2012年6月國家南水北調辦公室主任鄂竟平、水利部環保司司長石春先、農業部副部長王連錚多次到源科視察,對源科生物為渠首水源地環境保護和生態農業做出的努力給予高度肯定。
公司研發生產的“渠首神”功能型有機肥料,意在做渠首的保護神。2013年7月8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承辦“美麗中國,生態南陽,綠色淅川 ”大型主題外宣推介記暨《中國環境與有機農業高峰論壇會 》,8月被評為“后稷特別獎 ”。源科發起的“2018中國功能型有機肥技術高峰會議”在鄭州召開。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中國農業科學院、國家化肥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北京)、廈門大學、華中農業大學、鄭州大學、天津市作物營養研究所聯合主辦;三百多家有機肥企業參與此次高峰論壇,實現功能農業的快速發展,為早日實現中國農副產品健康、安全、好吃、高效助力,推動鄉村振興快速發展。
為洛川蘋果賦能
洛川蘋果
2013年前后,陜西省洛川縣共有60萬畝土地,其中58萬畝的蘋果基地,由于不合理的施肥,洛川蘋果質量已經發展到了嚴重下降的地步。洛川縣人民政府農業投入品考察團先后三次蒞臨源科生物調研,用“渠首神”肥料培育的蘋果效果十分明顯:果形正、色澤艷、口感好,經農業部檢測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達84.7U/G,洛川蘋果又煥發出了新機。2016年6月4日農業部長韓長賦蒞洛調研后,要把“渠首神”肥料培育的抗氧化蘋果打造成中國第一品牌,世界知名品牌;把“渠首神”肥料在洛川創建的“農業安全投入品三級體系配送”模式推廣全國。原來每畝投入四千元,產出五千斤,用(渠首神)投入降至每畝三千元,產蘋果五千斤。原來每斤一至二元一斤,現在四至五元一斤,部分四美元一斤,出口。在減少投入的基礎上,產值提升2倍以上。洛川成功經驗驚動了黨中央、國務院,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汪洋主席,2017年6月2日,帶領22個省的副省長、72個貧困縣縣委書記到洛川召開展業升級精準扶貧產業轉型升級會。習近平主席到延安視察時也多次關注洛川蘋果。
時任副總理的汪洋主席在洛川精準扶貧產業轉型升級會上
淅川領導英明果斷,高位嫁接洛川經驗
”渠首神“功能性有機肥研發創始人,淅川縣源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閆虎成向淅川縣委領導匯報在洛川蘋果取得的成功經驗后,淅川縣委、縣政府領導專門派了8位領導、農業、林業專家到洛川考察學習,把洛川成功經驗帶回淅川,縣委縣政府領導果斷嫁接洛川經驗,把淅川縣三十八萬畝石榴、黃金梨、杏李、大櫻桃,規模施用“渠首神”肥,引領當地農田、果園、茶園等開始向綠色農業、功能性農業逐步邁進,解決了水源地土地污染,為糧食安全做出了貢獻,更為保水質做出突出貢獻。
淅川黃金梨
淅川軟籽石榴
創建功能性農業
營養植物,健康人生,是源科人永恒不變的追求。2006年董事長提出功能性農業概念。經過五十年的化學農業,我國18億畝土地,養活了14億人口,土地超負荷生產,加上過量施用化肥農藥,導致土地營養元素嚴重缺乏,土壤病態嚴重,導致作物出現各種疾病。而最重要的是由于食品缺乏健康必須的微量元素,導致慢性病急劇增加,癌癥等致命疾病高幅增長,各級醫院人滿為患。董事長帶領源科團隊以健康植物、健康人生為中心,為推動功能性農業發展砥礪前行。
功能性農業的未來
中國農業的三個發展階段——高產農業、綠色農業、功能農業。2019年6月17日,國務院下發國發{2019}12號文件《關于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指導意見》中,正式列入了發展功能農業。功能農業是未來農業和食品工業發展必然趨勢。
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健康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密切關注的話題。人們對農產品、食品的需求已不僅僅停留在解決溫飽、確保安全的階段,而是有了更高要求,希望其集功能化、營養化、健康化于一體。”我國農業也將進入新的發展時期,繼高產農業、綠色農業之后,功能農業被認為是第三個發展階段,農產品的市場結構和消費需求將發生重要變化。
發展健康功能農業,大幅度提升農產品價值,拉動農產品深加工、健康服務業、互聯網交互平臺、農業文創、農業健康教育和健康創造農業六大產業的發展,創造新經濟價值,才能保障農民可觀的穩定收入,調動農民種地積極性,農業才能健康發展,農村才能走向繁榮富強,鄉村振興才有動力引擎。
過去,我們建設了很多項目,包括美麗鄉村、生態小鎮、田園綜合體等,為什么國家不滿意?因為缺乏活力和靈魂。如果把健康功能農業的健康促進融合到項目里,就可以給這些項目注入活力和靈魂。發揮健康經濟的動力引擎作用,拉動田園綜合體、生態小鎮、美麗鄉村和鄉村振興的建設和發展,讓整盤棋充滿活力,實現精準扶貧和精準脫貧。健康功能農業必將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目標的實現。
愿做百姓健康的守護神
經過十七年的發展,源科人用自己的足跡丈量著華夏的土地,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人民健康“守護神”的偉大使命。
(文/石振峰)
[編輯:
楊驍楠]
免責聲明:
快報網轉載的內容,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稿件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快報網無關,您若對該稿件有疑議,請與我們聯系。
上一篇:帶著煙火氣的法典,怎樣給群眾帶來溫暖?
下一篇:青峰祥云與陽光雨昕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在京舉行 ——助力碳減排、鄉村振興